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2017年4月22日下午14:00,由中國人社部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IE專家關田鐵洪教授帶來的以“中國智造—IE在中國汽車行業的應用和升級”為主題的MBA講座在同濟大廈A樓206室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同濟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經濟與管理學院MBA中心副主任崔麒元主持,同濟MBA師生、校友、申請人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近百人前來聆聽。
講座中,關田教授從五個部分深入淺出地解析了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在中國汽車行業的應用和升級。
第一部分內容有關全球的智能制造與IE實踐技術。在這一部分,關田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對“智能制造”一詞的理解,他指出“智”是“信息互聯”,“能”是“精益生產”,而精益生產是智能制造的前提,并強調精益是一種思維,精益的落實需要充分利用工業工程(IE)。隨后,他對工業競爭力指數(CIP)在全球位列前三的德國、日本、美國的生產特點進行了比較分析,他指出德國的三大特點是采用高技術戰略、工業4.0和工藝創新,美國的三大特點是原創型創新、先進的制造計劃和科技創新,而日本的三大特點則是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小企業手中、開放式創新和管理創新。
第二部分關田教授介紹了中國汽車制造業的現實和課題。他指出,29.2%的企業將加強質量競爭力和加強成本競爭力作為主要經營任務,成本降低與質量提升這兩個重要課題是不可缺的。影響產品質量和成本有質量、工期和效率等問題,而精益生產的核心就是徹底消除浪費,創建高效,高質,高速的制造系統,因此關田教授認為精益生產對實現智能制造來說是必須經歷的變革過程。

IE專家關田鐵洪教授
接下來,關田教授進行第三部分的講解,他指出IE技術的應用主要是以消除浪費為重點的管理、以生產現場為核心的改善以及以持續改善為基礎的標準化,目標就是低成本、高質量和高效率。隨后,他提出了汽車制造業的四個關鍵問題,并舉例闡述了IE在改善質量問題、工期問題、效率問題、管理人才問題這四個問題上的運用。
為了幫助學員更好的理解IE在汽車制造業中的運用,關田教授講座的第四個部分運用了四個國內外IE運用案例,分別向同學們生動形象地解釋了IE是如何改善效率、質量、成本和人才管理的。
最后一個部分,關田教授總結了IE成功的訣竅:第一是環境的關鍵,即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高度關注,高度支持;第二是實施的關鍵,即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具體,細微)著手;第三個是人才的關鍵,即管理人員對變化的心態。關田教授表示工業4.0是德國的工業戰略,社會5.0是日本的社會戰略,而中國要用實踐型IE締造屬于中國人的CPS,制造強國2025,才是中國制造強國戰略。
關田鐵洪教授是唯一一位獲得日本IE士資格的華裔(IE士:工業工程日本國家最高資格),作為中國人社部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IE專家,他十幾年來深耕于IE的研究和管理實踐,從2007年始,他就致力于在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南京菲亞特、廣汽豐田以及暢聯國際物流、Sony、Casio等國內外數百家大型企業中實施推廣IE技術,實現了這些企業的產能優化和管理升級,具有豐富的企業實操經驗和學術造詣。2013年榮獲全球華人創新創業獎、2015年榮獲上海市科委技術創業獎。關田教授的講座語言精辟、條理清晰,十分注重與現場聽眾的互動,他的理論研究深刻,結合國內外汽車企業實操案例,帶領同濟MBA學生領略了IE作為精益管理思維的博大精深,折服了在場聽眾,講座氛圍十分活躍,學員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并紛紛表示期待能再次聆聽關田教授的真知灼見。

同濟大學經管學院MBA中心副主任崔麒元(左)和IE專家關田鐵洪(右)
講座結束后,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MBA中心副主任崔麒元代表同濟MBA向關田鐵洪頒發了《同濟MBA企業導師》榮譽聘書,并邀請關田鐵洪教授常來同濟經管作客,為MBA學員們帶來更多精彩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