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不要害怕犯錯,只要損失在一定限度之內,每次犯錯對你來說都可以是一次有效的反饋。
片段1
2017年初,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因為工作出現失誤,好多天每天找我聊天到深夜。
事情很簡單,一個人利用撿到的身份證去她柜臺上辦卡,她一時大意沒有仔細核對,給人開了卡。因為涉及到手機綁定的問題,身在外地的身份證真正主人發現異常辦卡信息,打電話投訴銀行。
她說,接到通知時,腦子一下炸了,感覺自己闖了彌天大禍。領導口頭批評了幾句,她就在會議室當著一眾同事,崩潰大哭。領導尷尬地離席而去,走之前,囑咐她盡快協助身在外地的客戶銷掉那張冒名辦理的卡。
然后,她就開始拉著我各種自我質疑,自我譴責,甚至考慮辭職,整天無心上班。其心路歷程,請參照契訶夫《小公務員之死》中小公務員打噴嚏無意濺到上司身上之后的表現。
“務請大人原諒,我的唾沫星子濺著您了……我出于無心……”
“看在上帝份上,請您原諒。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濺著您了,大人……務請寬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他說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兇!”
“連話都不想說了。應當向他解釋清楚,我完全是無意的……這是自然規律……否則他會認為我故意啐他。他現在不這么想,過后肯定會這么想的!……”
我發現,很多人犯了錯誤之后,基本上都會經歷類似的心路歷程。
罵自己智障,感覺自己不可饒恕。領導批評吧,感覺自己像小丑,領導不過分責備吧,內疚感更強。認為自己捅了天大的簍子,以為自己犯錯的事兒人盡皆知,一時想鉆到地縫里,一會兒恨不得跳樓自殺。懷疑自己不能勝任工作,懷疑自己一無是處,反正長時間的自我否定、焦慮、情緒低落,陷在過去里不能自拔。哪怕所有人都忘了,自己還是覺得錯誤貼在自己的臉上,每路過一處就展覽一處。
一個損害極其有限的錯誤,可以摧毀一個活生生的成年人。
片段2
巧得很,年末的時候,另一個在自媒體行業工作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她負責的一篇重磅文稿,平臺花了不少資源力推,結果稿件中出現了很低級的錯誤。上線沒多久,讀者就針對那個顯而易見的錯誤在評論區擊鼓傳花一樣蓋起了高樓。晚上發布的稿子,凌晨左右,公司各個層級的領導,挨個電話、微信“問候”她。據她說,第二天紅著眼到辦公室,還沒坐下,又被領導叫到辦公室當面教育。
晚上,她找我聊天說起這事,卻云淡風輕,仿佛這是再平淡不過的一天。我吐槽完她的粗心馬虎后,不禁好奇她是怎么做到內心如此強大的,不怕給領導留下很差的印象,耽誤升職嗎?評論區那樣轟炸,看著不慚愧扎心嗎?不怕同事議論,說自己不靠譜嗎?
她頓了一頓,很認真地說,錯誤是我犯下的,我必須負責,要罰款,要降職,我都準備好了。你說的這一切后果,首先,我不確定是不是會發生,即使會發生,我也只能承受。不會有人因為我表現得苦大仇深,就高看我一眼。
領導打電話罵我,我第一反應是趕緊去解決問題,想怎么才能把失誤的傷害降到最低。后來,問題解決了,別人要說,除了讓他們說,除了認錯、聽他們說,還能干啥呢。
而且,說實話,我還有點慶幸這次出問題呢。這次的失誤,你說是因為我態度馬虎,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流程有問題。一個人再謹慎終究是有限的,有盲區,我覺得必須梳理下流程,從根源上杜絕以后再次出現失誤的可能。
后來,她自己梳理出了一套新流程,很快把錯誤率降了下去,讓領導很是驚艷,成功升職。而且,據她說,同事不僅沒有因此貶低她,反而表示佩服她的淡定和樂觀。
片段3
我發現,錯誤是把人分成優秀和平庸的分界線。這并不是說,優秀的人不犯錯誤,雨果說,錯誤就像地心具有吸引力,塵世的一切都免不了犯錯誤。
真正區分優秀和平庸的,是對待錯誤的態度。你把錯誤叫犯錯,優秀的人把錯誤叫試錯。
當錯誤發生時,平庸的人驚慌失措,不是呆若木雞,就是推卸責任,然后任由焦慮彌漫開來,臆想出種種災難性的后果。優秀的人冷靜克制,想盡一切解決辦法,盡可能快地補救問題。即使自己一時想不到解決辦法,也會學著看別人如何補救。他們僅僅盯著下一步的發展,而不過多關心既有的事實。
當錯誤過去后,平庸的人把錯誤當傷疤,捂著、藏著,尷尬著,不敢面對,也不愿意反省,但夜深夢回,又神思不屬地傷懷著,質疑著自己,積累著自我否定的能量。優秀的人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后,抽出專門的時間反思錯誤,復盤總結經驗,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然后嘗試其他的可能性。事情解決后,果斷翻篇。
很多時候,這根本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區別。平庸的人把錯誤當成災難,優秀的人把錯誤當成信息源。愛迪生說,我并沒有失敗,因為我已經知道了很多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這句話因為流傳太廣,被我們認為是雞湯,但這其實就是優秀之人普遍具有的思維。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喲喲也是試驗了很多種草藥,才發現青蒿對瘧疾的療效。在提取青蒿素時,也試了很多方法,才確定低溫提取的方式。
哪有人能確保一出手就剛好碰上了正確的路。如果每次錯誤都讓你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的,那么你也就漸漸接近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你因為錯誤而糾結折磨自己的時候,優秀的人早就開始行動了。我常常會想,如果人們把內耗的勁頭,都拿出去向外努力,世界不知道要精彩多少倍。
片段4
犯錯是一種常態化行為。永遠不犯錯的辦法,就是什么事都不干。
人類通過錯誤成長,世界在錯誤中前行。
嬰兒伸出小手,不知道會遭遇什么,可即使碰倒了玩具,他也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改變物體的形態。植物伸出枝蔓,它也不知道迎接它的是什么,但即使碰到墻壁,它也會發現墻正好可以供自己攀援。
所謂錯誤,就是事實結果和行為預期不符,是設定系統陷入混亂。混亂意味著不確定,可能危險,也可能是驚喜,全看你如何對待、處理。
而所謂優秀的、強大的人,從來都是善于從不確定性中獲益的人。
不要害怕犯錯,只要損失在一定限度之內,每次犯錯對你來說都可以是一次有效的反饋。再說了,以大多數人崗位之平凡,即使存心捅個天大的簍子,也夠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