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俞敏洪在新東方年會上曾說: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平凡與平庸,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每個人面對的生命盡頭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死亡。但有些人選擇在死亡來臨之前,將夢想帶進墳墓,而有些人選擇珍惜每一分,選擇努力不讓自己后悔。這就是平庸與平凡最大的區別。

一、“差不多就好”,你是這種心態嗎?

 

所有的平庸與低成就都是自我設限的結果。

 

“自我設限”是一個心理學術語,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默認一個“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這件事情我肯定沒辦法做好,就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這種心理暗示,就像在給自己挖陷阱,這個陷阱,雖然可以幫助你阻擋任務失敗帶來的挫敗感,雖然可以幫助你暫時維護你的自我價值感,但是,卻剝奪了你“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機會。

 

你殺死了自己的潛能力,你拖著沉重的枷鎖在生活,你每天都在扼殺自己的潛力和欲望。

 

讀大學的時候,你經常暗示自己,“考個60分就好,考那么高分干嘛?”,“考個差不多的分數就行,不掛科就夠”。

 

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之后,你又開始暗示自己,“差不多就好了,領導不會很重視這份文件”,“就這樣吧,反正領導也不看重這項工程,差不多就可以了”。

 

特別是當你是個女孩子的話,通常會受到親人的暗示:“女孩子差不多就好,穩定就好,不需要這么拼”。

胡適先生曾寫過一篇趣文,叫《差不多先生傳》,文章里虛構了一個叫“差不多先生”的人物,這位先生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而這位“差不多先生”在我們很多人身上都有影子,所以胡適先生寫道:“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只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氣味和口味都很不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很不精明,他的思想也很不細密......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于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

 

由于你的各種自我設限,導致你自身無窮的潛能力與欲望沒有發揮出來。日復一日,你從各種自我設限里,慢慢變成“差不多先生”,你對自己的要求僅是達到“差不多”就好。漸漸地,你在時光流轉之間慢慢淪落至平庸之徒。

 

二、你周遭的環境,對你有影響嗎?

 

文化學者于丹在北大演講時曾說道:“一個人想平庸,阻攔者很少;一個人想出眾,阻攔者很多。不少平庸者與周圍人關系融洽,不少出眾者與周圍人關系緊張。”

 

從求學過程來看,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么優秀的高校,在平庸的環境里,他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沖突,雖然這個年輕人,可能屬于這個環境里的佼佼者,可到了大社會這個環境呢?還能是佼佼者嗎?

 

再來看一點,為什么現在很多就業指導專家會建議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盡量去大公司,去大城市發展呢?

 

想必原因應該人人都清楚。其一是因為大城市、大公司比較有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其二是因為不同的環境會塑造不同的人,不一樣的眼界會造就不一般的人。

 

就我而言,我的體會是:

 

1、因為大城市有涵養,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你不需要去體會小城鎮的庸俗與狹隘,不需要去領悟小城鎮的人情世故。在大城市里,你可以單憑自己的實力,創造你自己的機遇。

 

2、因為大城市里多的是比你優秀的人,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你只會拼命讓自己不斷往上爬,拼命讓自己不掉隊。

 

3、因為大城市里有眼界,你可以通過參加不同的線下活動,參加不同的培訓班,結識到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士,從與他們的交談與對話中拓寬你自己的眼界。

 

當你周遭的環境,周遭的人也是平庸的話,那么潛移默化的過程里,你也許會慢慢淪入平庸。

 

 

三、你是“不敢”還是“不想”?

 

你是否有這句口頭禪:“我想做A,但是我做不到,因為B,C,D,E種原因”。

 

這句話意思是:你想實現某種目標,可是你在還沒去做之前,就先否定自己,并給自己找了一堆無法實現的理由來說服自己。

 

對于這個問題,你可曾想過,你到底是不敢去做,還是你壓根就不想改變不想去做呢?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說:平庸的人總是在抱怨自己不懂的東西。我覺得抱怨還不算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你就是愿意安于現狀,不愿突破,你連自己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你只知道順其自然。

 

很多人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是努力過后的結果。而你的順其自然,是安于現狀的不作為。

 

這就是你導致你平庸的第三種心態。不敢去嘗試,不愿去突破,因循守舊,寧愿隨波逐流,也不愿破釜沉舟。

 

四、5種方式助你擺脫平庸

 

1、多接近優秀的人,多靠近優秀的圈子。

 

就算你是平庸的圈子里的佼佼者,你在優秀的圈子里依舊是低端者。既然是這樣的話,何不將自己多融入優秀的群體,從優秀的人身上去學日日精進的方法,總好比從庸俗的人身上學日益頹廢。

 

2、別相信別人勸你的“差不多就好”這種話。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很奇怪,他們自己甘當平庸者,但當看到別人比他努力,比他奮斗時,他就會開始勸“好言”相勸:“別那么努力,差不多就好”,“努力那么多也沒用,差不多就行了”。

 

這些人是什么心態呢?他們知道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也不愿去改變自己,但是他們又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所以他們就開始對你“好言”相勸,在你耳邊灌輸“差不多”思想,如果你的大腦被這種思想入侵,那么他們就成功了,因為他們將你變成和他們一樣,成了“差不多先生”,成了無目標,無沖勁的平庸之人。

 

3、保持積極心態,學會積極地心理暗示,破除自我設限。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積極的心態,就是心靈的健康和營養。這積極的心靈,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身體的健康。消極的心態,卻是心靈的疾病和垃圾。這樣的心靈,不僅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甚至會奪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對你想做的任何事,都保持點信心,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保持積極心態。

 

4、將你現有的目標再定得高一點,在你現到達的目標再往上走一步。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你不要局限于自己潛力的發揮,更不要怕制定更高標準的目標。如果每件事情你都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較低的標準,于是你會發現你完成這個目標竟如此容易,這個時候你的心里會得到極大滿足,并且你會為自己沾沾自喜。久而久之,你會為滿足于完成這種低目標低層次的快感。

 

5、先試著去做,再去想自己行不行。

 

在做事情上,你必須知道一點,當有一個欲望的時候,你應該把百分之八十的力氣放在行動上,而不是過分的去想:“我能不能成功”、“我以前真的沒有經驗”。這些想法會直接左右你的行動,它們是自我設限的另一種表現。

 

寫在最后

 

英國作家王爾德在其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中提到:

 

別虛擲你的寸金光陰,別去聽無聊的話,別試圖補救無望的過去,別在愚昧、平庸和猥褻的事上消磨你的生命,這些東西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病態的目標和虛假的理想。生活吧!過屬于你的奇妙的生活!點滴都別浪費!

 

只有平庸的人,生活才是空虛和無味的。可以平凡,但別讓自己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