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MIM(管理碩士)對于國人來說,是較為陌生的詞匯。而就是這個看似“低調”的教育項目正在向人們所熟悉的MBA(工商管理碩士)發起挑戰。
MIM(管理碩士)對于國人來說,是較為陌生的詞匯。而就是這個看似“低調”的教育項目正在向人們所熟悉的MBA(工商管理碩士)發起挑戰。
“中國可以推廣MIM項目。”近日,ESCP歐洲商學院校長愛德華·鈺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強調,“MIM項目在費用上更加便宜,內容也很寬泛,另外項目中還有人文科學的內容,這是MBA項目所沒有的。”在英國《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名中,ESCP歐洲商學院多年名列歐洲地區前十,其管理碩士項目(MIM)更是排名全球前二。
起源于歐洲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MIM既不同于MBA(工商管理專業碩士),也不同于長期以來開設的學術研究型的“工商管理碩士”或“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更不同于近年來開設的“會計專業碩士”或“金融專業碩士”。
據業內人士介紹,MIM項目起源于歐洲的商學院,最開始是由MBA課程設置演變而來的,相當于是不需要工作經驗版本的MBA。不過,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的MIM已經和MBA在本質上大相徑庭了。概括而言,MiM是一個工作經驗前的綜合性、應用型碩士學位項目。
據了解,金融危機后,歐美經濟復蘇緩慢,MBA項目申請人數持續減少。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無需工作經驗”的商學碩士學位的吸引力增加。在經濟衰退期間,只讀完本科的人發現自己幾乎不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于是MIM逐漸流行起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西蒙商學院、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亞利桑那州的雷鳥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都十分積極地接受了“無需工作經驗”碩士學位的理念,不再只提供單一的MBA項目,不約而同地轉向多樣化發展,MIM項目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選擇。
除了歐美市場,俄羅斯也已開啟了這一市場。圣彼得堡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瓦列里·卡季卡洛表示,“盡管俄羅斯仍然處于轉型期,但是為數不少的頂尖大學都在發展MIM項目。”據悉,圣彼得堡大學管理學院1999年啟動了英語MIM項目。
緣何受熱捧
那么,MIM為何會受到如此的熱捧?有業內人士指出,MIM所授商學知識覆蓋范圍較廣,專業碩士項目所授知識則高度集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專業碩士學位和MIM學位可作為向MBA的過渡。比如在西蒙商學院,取得“無需工作經驗”碩士學位的學生,有資格在只工作一年后就回來攻讀MBA。
不過,MIM和MBA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差異。MIM教授更具操作性和技術性的技能,而不像MBA課題那樣,更側重戰略和領導力等。
“MIM項目本身是用來轉專業的。”一位對國外教育項目頗為熟悉的留學生直言,但這并不是說要放棄本科背景,而是通過本科和MIM所帶來的商科背景相結合來提高工作的競爭力。在MIM項目已經充分發展的歐洲,最常見的組合其實是理工科+MIM。
法國南特商學院副院長讓·沙魯安的話也印證了上述的課程特點,“在法國,為精英學生設置的傳統二年制高等專業學院MIM項目,是與兩種項目一同教授的:一種是通常采用英語教學的一年制理科碩士項目,另一種是獨特的法語專業碩士項目,只招收已經擁有大學或工程學院碩士學位的學生。”
愛德華·鈺龍指出,MIM項目相較于MBA來說,費用更便宜,內容也很寬泛。另外,項目中還有人文科學的內容,而這是MBA項目沒有的,因為我們相信這個階段學生對很多問題都會有疑問。
碩士教育面臨轉型
對于國內來說,MIM是較為新興的項目。2010年時,清華經濟管理學院開創了國內首個MIM項目,于2011年秋季學期正式開課。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曾強調,中國碩士教育正在從學術研究型碩士向應用型碩士轉型的改革道路上。在錢穎一看來,這是趨勢使然,碩士不再是研究型,而是應用型。清華經管MIM項目在這樣的歷史需求下產生。
據錢穎一介紹,英國的倫敦商學院和美國的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都在2009年秋季學期推出了MIM碩士學位項目,受到了市場的歡迎。與清華經管學院不同的是,這兩所商學院的MIM項目學制均為一年。又由于這兩所商學院都是研究生院,沒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它們招收的都是其他學校或學院的本科畢業生。
“我們的改革符合教育部正在推動的將學術研究型碩士轉型為應用型碩士的改革思路。期待著國內其他大學的管理學院也開始思考和舉辦類似的碩士項目。”錢穎一稱。
愛德華·鈺龍也建議,中國可以推廣MIM項目。不過,愛德華·鈺龍坦言,“開設一個新項目需要時間,所以中國院校首先要與全球的MIM項目進行交流,盡可能地國際化。另外,可以提供更廣闊領域的課程,或者是在亞洲院校擅長的商業管理項目中引入人文學科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