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最近《我的前半生》這部劇火爆熒屏。而劇中對錢的描述也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羅子君一開場就是奢侈品買買買,從開始大家就在猜她老公一個月賺

最近《我的前半生》這部劇火爆熒屏。而劇中對錢的描述也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羅子君一開場就是奢侈品買買買,從開始大家就在猜她老公一個月賺多少,賀涵賺多少,唐晶賺多少。

第一集前幾分鐘全職太太羅子君試鞋子那個范兒,保姆提包,跪式服務,幾萬塊一雙的私人訂制,讓人以為她老公是個大老板,大致得是A股上市公司老總級別,再不濟也得是重要股東、副總,但沒想到陳俊生只是一個咨詢公司的項目經理。

賀涵住浦東別墅,開200多萬寶馬7系;唐晶開的是30多萬的寶馬2系。他們同樣是咨詢公司的。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咨詢公司是做什么的?工資很高嗎?怎么進去……

1.劇中的咨詢公司是做什么的?

首先,咨詢有細分的,有財務咨詢、IT咨詢、戰略咨詢等等。金字塔尖的是戰略咨詢,劇中就是這種公司。

做什么,就是大家通常意義上的戰略,企業的方向是什么,怎么發展,在哪個國家地區發展,哪個行業等等。基本上就是做什么,要不要做,怎么做,你來幫我做。

羅子君的第二份工作,是咨詢公司下屬調研公司的調研員,去做牛奶的客戶反饋,最后咨詢公司根據很多的調研數據,作出建議。

2.咨詢公司客戶是誰?

咨詢公司一個項目收費幾百上千萬,甚至幾千萬,只是給你一些建議。小公司會請嗎?一般只有知名的企業及機構才請得起。大多數的客戶集中在世界500強公司。

具體到組織內部,誰會請頂級的咨詢公司,誰有這個權利和魄力花上千萬,乃至幾千萬,請外部咨詢顧問?誰有權拍板?答案是大型企業或者組織的C級別高管(CEO、COO、CFO等)。中層是不會有這個權限的。

3.咨詢公司的價值是什么?

作為業內人士,知乎網友“宋老師”這樣寫到咨詢公司的價值:

A. 如果項目的目標是明確可量化的,如效益提升,成本節約,還比較簡單,只要回報超過投入就可以了。通常在5-10倍之間,或者更高,但很少低于。這里指的是實現的效益,墻上那張餅不算。1)項目開始前,會先看看潛力,有沒有機會,有沒有能力做,2)咨詢公司提的建議,一定是客戶現在能做的,或者我們能幫客戶實現的,而不是理論上最優的。方案再好,做不出來都是假的。所以說,管理咨詢不是都很高大上的,有時候需要穿著工作服下車間,甚至于下礦井,上鉆井平臺。 3)找大公司做唄,同樣的改善舉措,100億的企業和1000億的企業,體量差10倍,即使考慮到實施難度,效益怎么著也有7-8倍吧。

B. 如果項目的目標是無法量化的,或者說要在今后才能看到效果,怎么辦?話說回來,沒辦法,出錢的老板喜歡就好。(畫外音:靠,拍馬屁也能賺這么多錢,鄙視)這里的喜歡,是指長期的喜歡,不是指一個項目上的喜歡。假設我們現在為了投老板的胃口,做出來不是我們認為最好的建議,總有一天客戶會意識到的,那個時候信任和專業性就被破壞了,而客戶的信任,是所有專業人士,包括咨詢、律師、醫生、會計師等等,最最重要的依賴,沒有之一。因此,我們經常會做出和客戶希望不一致的建議,甚至于推掉一些找上門來的項目。

C.其實高管們是很寂寞孤單同時壓力又超級大的一批人,他們在很多時候,是沒法和組織內部的人來討論的,外部咨詢顧問可以在這方面給他們很好溝通渠道,提供外部的知識和看法,或者以第三方的角度來印證他們的想法。

最后加一句,價值如何,只有客戶知道,因為所有項目,都是嚴格保密的,沒有雙方同意,不可以和第三方透露 ,包括和咨詢公司合作本身,都是需要被保密的。因此,絕大部分的項目成果,是永遠不為大眾所知道的。

4.劇中咨詢公司的原型是哪個?

麥肯錫(McKinsey)、波士頓咨詢(BCG)和貝恩咨詢(Bain)被譽為全球最頂級的三大戰略咨詢公司,被行業內稱做“MBB”。

劇中小三凌玲的扮演者吳越接受采訪時說,開拍之前他們曾去麥肯錫體驗生活。另據報道,《我的前半生》編劇開拍之前找“MBB”的咨詢顧問及項目經理們做過深度訪談,同時也跑到了“MBB”中的1-2家取景。

劇中比安提應該是業界大咖,原型是“MBB”這樣的國際咨詢巨頭。辰星是剛發展起來但是很有上升潛力的公司,屬于第二或第三梯隊的咨詢公司,比如說奧緯咨詢(Oliver Wyman)、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A.T. Kearney)等。

5.咨詢公司的收入有多高?

傳說中麥肯錫實習是4萬每月,是真的嗎?

劇中賀涵級別最高,是高級合伙人,空運來幾萬元的好魚配美酒陪佳人,和國際巨頭企業家稱兄道弟,坐擁千萬元豪宅……盡顯行業風光。

什么是高級合伙人?在一些人的概念中,初期一起創辦公司的才是合伙人。而劇中的合伙人是一種高管職位,只要資歷、資源足夠,就有可能晉升為合伙人。比如說工作能力超強的唐晶,為了盡快晉升到合伙人,主動申請到海外工作一年,回來就能當合伙人。隨后一次有驚無險的生病讓她意識到工作不是最重要的,她又申請回到上海。

2015年有篇文章《麥肯錫的“晉升與出局激勵法”》提到麥肯錫的職位晉升之路:

一旦進入麥肯錫公司,人員的晉升與出局有嚴格的規定:從一般分析員做起,經過兩年左右考核合格升為高級咨詢員,再經過兩年左右考核升至資深項目經理,這是晉升董事的前身。此后,通過業績審核可升為董事(即合伙人)。所以,一個勤奮、有業績的人在6——7年里可以做到麥肯錫董事,但是在他每一個晉升的階段,如果業績考核并未達到要求,就要被OUT(離開麥肯錫),即“不晉升就退出”。有調查顯示,在麥肯錫,最多只有2%的經理能最終躋身精英行列。

美國雇主評價網站Glassdoor曾統計了麥肯錫15個職位的總收入,包括年薪和獎金:

1. 行政助理(Executive Assistant): $59,425

2. 研究分析師(Research Analyst): $68,430

3. 投行分析師(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 $78,957

4. 商業分析師(Business Analyst): $86,687

5. 高級研究分析師(Senior Research Analyst): $88,928

6. IT商業分析師(IT Business Analyst): $99,636

7. 高級商業分析師(Senior Business Analyst): $106,061

8. 助理咨詢顧問(Associate Consultant): $151,371

9. 專員助理(Practice Specialist): $152,850

10. 咨詢顧問(Associate): $162,911

11. 高級咨詢顧問(Senior Associate): $176,489

12. 管理咨詢顧問(Management Consultant Associate): $198,977

13. 項目經理(Engagement Manager): $229,158

14. 高級項目經理(Senior Engagement Manager): $233,451

15. 副董事(Associate Principal): $376,333

賀涵的級別在這些職位之上,年薪應該在千萬以上。陳俊生和唐晶都是項目經理,唐晶的公司規模更大知名度更高,這兩人的上升通道都是合伙人,就是賀涵現在的位置,但是陳俊生由于學歷和留學背景欠缺,想升職有壓力,唐晶情況就比較樂觀。唐晶應該是14級,年薪200萬左右,陳俊生應該是13級,年薪 150萬元左右。

不過,這種咨詢公司,薪水都不算什么,重要的項目提成,項目千萬、甚至幾千萬,提成非常可觀。

總的來說,實習期4萬,應該是達不到。但是到了中層乃至高層,就是大家無法想象的數字。

看到這里,小編盯著手里的工資瑟瑟發抖……轉行還來得及嗎?

6.咨詢公司都招什么樣的人?

同樣蠢蠢欲動的你,是不是已經開始準備簡歷了?如果不是“清北交復”的畢業證,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MBB整體數據,非麥肯錫一家,來自linkedin。

《我的前半生》中百萬年薪的咨詢公司,到底是啥樣的?

噢,還有“清北交復”成績不夠前20%的也沒戲。其實對于“北清復交”的學生來說也是很困難的,除了高GPA(平均績點),拿到手軟的獎學金,美國頂尖大學的交換經歷,各種學生會社團經歷,學術上也得有一定成績,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要找到對的人帶你,最好是已進入公司的校友或者MBB咨詢圈里人,一是分享行業信息,二就是帶來實習的機會。

上學的時候,普通學校的人也做夢高盛大摩麥肯錫,真到求職投簡歷的時候,就會知道,你們的簡歷會被自動屏蔽的。然而,大家不要沮喪,因為我們也很沮喪,一起抱住自己!

這還只是簡歷關,接下來的面試也是痛苦得讓人懷疑人生。

傳說中有咨詢公司出過這樣的題目:“上海市一共有多少只鳥?”or“北京市一共有多少只鳥?”

面試中碰到這樣的問題,有沒有覺得胸口痛?

最后,一起來看看根據這則根據麥肯錫員工真實經歷改編的故事。

來源公眾號:金銘兒

咨詢行業是商業文明的烏托邦,就像同樣架空于真實世界的投資銀行一樣。

商業社會極度發展的產物大抵如此——高昂的薪水,高速的成長,人性的釋放。

去年冬天,我在麥肯錫忙完了最后一個項目。最后一次,趕項目到凌晨五點,看見朝霞中睡眼惺忪的城市,朦朦朧朧睡過去,醒來的時候也忘了自己在哪座城市。

咨詢行業有夢也有痛。有時晚上九點下班,有時十一點,有時凌晨一點仍有大批同事回應。有時候,項目空隙在beach趴沙灘;有時候,項目忙碌等sunrise看日出。

最后一次,我用McKinsey后綴的郵箱發了最后一封郵件。麥肯錫的平均工作年限是三年,郵箱里時常收到一些郵件,關于故事如何啟程,關于故事如何結束。

記得故事啟程的地方,麥肯錫曾是我的夢想。

那時我修完master畢業,留在舊金山一家中小咨詢公司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晉升為senior manager。我遞交過兩次麥肯錫的網申,在不同的面試環節收到了拒信。我也努力networking,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朋友推薦。后來,居然還是自薦成功的。

我在網站上看到麥肯錫亞太區要擴張全新領域的業務,剛好是我在舊金山那家咨詢公司研究的領域。我搜了所有相關新聞,找到三十個相關負責人的名字,按照企業郵箱的命名方式推測出郵箱,一封一封地發郵件自薦。

“第一,這項研究在國內剛剛起步,專業領域內成熟的咨詢師還并不多;第二,如果從買方招募和培養顧問,還需要專業咨詢能力的訓練;第三,我在舊金山做過很多這樣的項目,能為亞太區帶來獨特的價值。”

有的郵件被系統退回了,有的發出去杳無音訊。三十封郵件里,最終只有一個合伙人答復了我。而我抓住了那次面試機會,以我在學生時代積累的casebook,和在咨詢行業積累的insight,成功進入了我最夢想的地方。

在麥肯錫,我遇到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一群人。

他們的出類拔萃,不僅是因為名校的博士學位、名企的高管職位,還因為他們努力追尋的價值。有人做了半輩子橄欖球員又去MIT讀了兩個PhD,有人工作前gap一年去周游各國在阿富汗被塔利班追著滿街跑,有人學生時代去非洲支教記錄當地孩子們的歡笑。

他們受過世界最先進的商業訓練,也攜帶著一股世界上最新鮮的情報。咨詢行業充滿挑戰,而他們最善于自我挑戰和自我迭代,投身幫助企業應對挑戰和完成迭代。

所以在咨詢行業的設置里,一份戰略價值百萬至千萬,由最優秀的商業人才站在第三方立場為企業提出全新戰略。他們相信智慧的價值,一個出色的理念能為商業帶來顛覆性的發展。

他們也為咨詢從業者提供了高額的報酬,可是在那樣高壓的長時間工作下,這些也將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內心是否對這一行有真正的熱情,是否期待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否享受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咨詢行業工作,是需要情懷的。

有的時候,辛苦也是次要的。可怕的是,有的時候,你會懷疑你所做的是否真的有價值。

曾經聽過一句話說:“我們做咨詢的,就是客戶的矛與盾。矛,就是客戶有了想法不方便自己提出來,我們來提。盾,如果項目做砸了挨罵的永遠是我們,客戶永遠是沒有錯的。”

我一直試圖找尋真正的價值。兩年前我做過一個項目,當時那家公司正處于嚴重的危險期,行業整體也不景氣。我們做盡了一切嘗試幫他們提升業績,長時間地支撐在他們身后高壓地工作。他們掙扎了整整兩年,當時他們很suffer,我們也很suffer,公司也很suffer…

而我最開心的就是,兩年后我收到了客戶的好消息。雖然項目做得很苦,但是很欣慰我們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策略,幫助他們在行業整體下坡時始終保持盈利,支撐過資本的寒冬。

我以為我找到了某種價值,然而咨詢公司是商業文明的烏托邦,也是商戰世界的象牙塔。

“我一直在想,咨詢和投行到底有沒有創造價值。”午夜十二點,我收到一個朋友的感慨。

凌晨五點的時候,我忙完sunrise的項目,回復了他的消息:“我可能很快就不在麥肯錫了…有家創業公司剛拿完B輪融資,給我股權和VP的職位,你覺得呢?”

“有時候我覺得,創業者才是真正對世界創造出價值的人。可是真的很難下定決心離開,這一行光鮮的一切。”

那天我模模糊糊睡了四個小時,從酒店的落地窗望出去,城市中心的高樓很渺小。我起床收拾好行李,趕往下一座城市。

去機場的路上模模糊糊又下起小雨,天空仿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的顏色。飛機延誤了整整六個小時,我在貴賓室對著電腦一刻不停。那個時候,我給了那家創業公司最終的答復。

你告訴我,這一切到底有沒有價值?

我仍然懷念麥肯錫的伙伴,仍然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我也會懷念奔波的日子,跑過CBD的每一家金融機構,飛過天南海北的每一座陌生城市。為了做項目測算過世界上從未有人統計過的數據,也為了拿下項目灌下了我從未想過我能喝那么多的白酒。

后來我離開了咨詢這一行,才發現自己也許離不開這一行。后來我發現,有一種模式的創業,是另一種形式的沒價值。

我的生活作息恢復到正常,也仍然奔波在各個城市。以前是見客戶,現在是見投資人。而我最大的職責,是為公司爭取到更多的融資,也許遠遠超過實際的價值。

這一路,從舊金山,到麥肯錫,到創業圈,我見到太多被光環包裹的人。你說,這一切到底有沒有價值?一切都是虛空,一切都是捕風。

也許,人之所以要一路狂奔進取,是為了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當你發現這一切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時候,你已經找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也許有天我會坦然地說,在某個世界里,我也來過,我也看到,我也曾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