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一般來說,每一年申請季,大部分人上半年都是浪費掉的,常??吹揭粋€申請人從target申請ED,到Target第一輪,后來變成第二輪, 也有一部分后來就沒有后來了…….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還沒有ready!
其實你也沒真正有決心開始,當然不會Ready
1“Let me get ready.”
兩個幻想會把你推進拖延的深淵:
第一,我再多復習一段時間,我就會考出更好的成績。
這是不停改期考試的同學的安慰劑。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拖延癥患者都會最后一周抱大腿去裸考。因為一旦改期,你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放松一下。安排旅行,會親訪友,一不小心又只剩下一周了。
第二,忙過這個項目,后面總會有更多的時間的。
實際上大部分公司下半年都會更忙,尤其MBA申請的第二輪基本跟新年重合,這意味著如果拖到第二輪,你既要過“年底”,又要準備申請??赡軙屇銉杀兜淖タ?。也會面臨更加殘酷激烈的競爭。最后所有的事情都壓在一個月內完成,一定會影響質量。
請記住,申請是never ready的。Never ready狀態下抓住核心部分,搞定一系列的事情,才是申請的常態。
2“TA也能進,我和TA差不多,所以我也能進”
這些申請人的自信是值得點贊的,MBA申請沒有點自信真的做不好。但是,自信的來源不應該是“因為我的同事做到了”或“因為我的同事不比我優秀”。為什么?
第一,MBA申請不是背景的簡單對比,是職業成長、個性特點、業余愛好、價值觀、未來規劃等的綜合梳理和展示。即使是兩個工作經歷、職務和獎勵完全相同的申請人,也會因為其他方面的差異而在AO眼里成為完全不同的申請個體。在極其追求“區分度”的MBA申請中,當你和你的前同事顯得一樣時,就意味著沒有特色。成功不能簡單復制,當你復制成功時,就等于走向失敗。
第二,MBA申請不是成功經歷的堆砌。職業成就很重要,但是商學院更看重申請人對成就的解讀和認識,從而確保在未來可以不斷取得成就。因此,一個有輝煌經歷但認識膚淺的申請人并不比一個經歷偏弱卻有清晰、到位認識的申請人更有競爭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常見到經理和下屬一起申請MBA,卻沒有下屬申請結果好的原因。
3“Essay想清楚了寫幾版應該不難搞定”
Actually,距離想清楚和寫清楚之間,有著一個如同GMAT+TOEFL一樣寬的鴻溝。
在申請中,“想”是永遠都想不清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mindset,也都有自己的認識局限,你自認為了不起的地方其實也許并不是你最值得寫的東西。寫著寫著你就會覺得“這好像也沒什么好寫的”,不經過不斷地推翻重來,是不可能寫到自己最好的水平的。
其次,想得好好的東西落實到書面必然會出現“怎么也寫不出來”的狀況。每一個成功申請人,都是硬著頭皮不忍直視寫了很多版才能完成最后的申請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不能閉門造車自己一個人悶頭寫,要open mind以及獲得來自同伴的多方位啟發和建議。
投入比考試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是準備文書的必經之路,以為考完G/T就邁過一個坎的話,就輕敵了。
成熟面對申請、面對真相,做不逃避的決定,不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申請就會距離成功更近。具體如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