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結局是美好的,過程是痛苦的。

  2013年9月,借著通過中級經濟師的喜悅心情走上了報考MBA的道路,在來到社科賽斯培訓機構與老師溝通5分鐘后報了培訓班,招生老師問我:“你理想院校是什么?”我答:“首經貿,因為是我的母校,我也是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的,好考好面試啊。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學習不好,好的學校考不上。”在老師正要解釋時,我說:“就這樣報了吧,樓下還有人等我呢。”其實是樓下有兩個同事在車里等我一起去吃飯,就因為這樣,我在什么都沒了解之下快速決定報了培訓班,我的考研之路開始了。

 

  在這之后就是培訓班老師給我打電話要我上課,我說:“今年我不考,我要玩半年再去考,我考2014年的。”(現在的我,在經歷了三年考研后,是多么后悔當初為了享樂而浪費的時間啊)就這樣2013年過去了。

第一年:155/115/40

  2014年2月,開始了我大學畢業后的第一堂課,我被排到了第一排,班主任說第一節課按報名順序排的座位,第一排是我不愿坐的位置,因為那里都是認真學習的學霸的位置,社科賽斯校長為我們做了開班致辭,有一句我印象深刻,“用一年的努力,做青春最后一搏,來換取人生重大轉機。”當時熱血沸騰,但僅是幾分鐘。上課后我的心就涼了,英語老師講的詞匯課我一個詞也不會,發音更不會。我想到了“沖動是魔鬼”,我怎么會連考什么都沒問就交了全程班的錢呢?我可是英語渣啊,高考都沒及格,上學時英語課就是在睡覺,我怎么能考英語呢?

 

  下課后,我和幾個同學聊了起來,在溝通中,我知道了他們的理想院校,都是學霸們考的學校,985、211那些我只有看看名字的學校,“同學,你考哪個學校?”有人問我,我“誠實”地說了句“首經貿”,頓時周邊人都看向我,好像發現了異類,我心想:首經貿怎么了?對我而言已經不錯了,我選擇考研就是種勝利了,對于從不學習的我來說,知道我要考MBA家里人都不相信,單位同事也都說了“別扯了,考那個有什么用啊?””就這樣一天的課程下來我也不知道講了什么,且什么都沒記住,只是記在了筆記本上,想著回家再看。回家后,又想上了一天課了該讓自己休息了,就打開電腦玩了起來……

 

  幾次周末課之后,和小組同學熟悉了起來,同學Y就問我“你為什么考首經貿MBA啊?”“我學習不好,英語極差,還不如個小學生,我就首經貿畢業的,面試容易過,聯考也好考吧?” “分都一樣的,國家線,清華北大都一樣,而且有的學校自主劃線,你要是過了提前面試比國家線還低吶!” “聽說有英語面試,我不會啊,一定過不了面試的。”“不會的,清華、北大在職班就沒有英語面試,有的院校也不是很難,自我介紹按流程走就可以。”“不會吧?那我應該也不行。”“根據你的職業背景,沒問題的。”在Y同學的勸說下,我聯系了我的招生老師,報了面試培訓班,首選外經貿(因為是離我家最近的重點院校了,以后上學方便,我還想著舒服的學習呢)

 

  2014年5月,我認識了改變我考研、甚至人生格局的同學B,他是2013年差1分沒有被人大錄取,選擇了再奮斗。他對考研的理解,對人生的規劃,對學習的態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都是之前從未見過的高度,在培訓老師和他的幫助下,我的申請材料通過了,可以去面試了。

 

  我找出了唯有的一套正裝(我從來不穿正裝),去參加外經貿的面試。面試當天,早上6點,我從未這么早起過床。到了學校,那緊張的氣氛是一名休閑考研者無法理解的,壓力好大啊!分好小組進了考場,與他們意見不同,瞬間形成1V7的局面,我和大家激烈的討論著,“各位同學,由于時間的因素,我們需要完成小組任務,我保留我的想法,繼續下一個項目的討論吧。”由于我的讓步使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小組任務,但與我的個人答案就大相徑庭了。個人面試我英語部分也只是作了個自我介紹,在回家的路上,我認為面試過不了了,雖然個人表現不錯但小組與個人答案的不同總讓我放不下心,而且英語也不行。但成績出來后,我通過了面試,在驚喜之余我想“原來我也是可以的”

 

  這時,回想起第一次模擬面試的情景,那是我一生中最囧的時刻,在模擬小組面試中,我甚至沒來得及去思考資料就開始了發言,雖然我是最后一個發言,但我根本不知道要說什么,也來不及思考前面說的是什么,進程是如此之快,連唯一想好了的一點也被前面發言者說過了,在慌亂中我重復著資料中的語言,在小組討論中,我一句話也沒說,這樣的快節奏我從未見過,我想躲起來,為何要來為難自己呢?小組面試結束后,我和同一個小組的Y(就是鼓勵我報面試的同學)談了談,她表現很好,她說自己公司開會就是這樣,有時比這個還有激烈那,我頓時覺得我那穩定的生活與工作是永遠不會面對如此場面的,進一步面對挑戰,退一步繼續穩定與世無爭。心中的那份熱血促使我選擇前行,這才有了通過后的喜悅

 

  通過了面試后,B讓我報人大,Y也說一起報考,我借著外經貿面試通過后的喜悅,報考了人大,材料通過,和B一個考場,我上午,他下午。小組面試表現尚可,個人面試還是英語的老問題,根本就聽不懂,老師直接說:“我上課用英語講,你聽都聽不懂,還上什么課啊?”我的心涼了,后面的中文也就答了一些平常的套話。結果可想而知,心想“已經如此了,比目標好多了,沒必要沮喪。”但還是忍不住感到萬分的遺憾。

 

  之后就是準備筆試了,我認真的上著每一節課,在課上記下后總告訴自己“回家后把這再看看”,可到了家后就是“玩會吧,都累一天了。”最后一個月的模擬考試,我英語大小作文都想考前背背模板吧,就不答了。

 

  2014年12月27日,我走入了考研的考場。上午綜合試卷較難,在忙亂中,我交了試卷,中午吃飯時,看到微信中同學都在抱怨綜合的難度,我覺得下午好好考,應該有機會過,下午考試,由于我背了作文模板,我打開試卷就往答題卡上面寫作文,當我瀟灑的寫了一面準備繼續時,我看到了左上方的題號“56”不好,答題卡與模考的不一致,我把大作文寫在了小作文的位置,我立即舉手向老師要求更換答題卡,答復是否定的,我……默默的我又寫了一遍大作文。就這樣完成了我的第一次考研。綜合的難度和英語的寫錯使我認為必然要再來一年了,心有不甘啊。成績公布后果然115/40,總分155。有人說今年題難,國家線會是155,可我的英語是40啊,過去幾年國家線都是41啊,后悔我自己的不認真使作文寫錯。只能二戰了,國家線出來后是160,我選擇了二戰,沒有一絲的猶豫。

第二年:152/115/37

  2015年,我利用2個月的時間,在與B同學經過反復分析溝通后,完成了北大、人大的申請材料,并申請了兩所學校的第一批,材料都通過了,周六北大面試,周日人大面試,都是上午。在面試前幾天,我與B同學對于面試中的情況進行充分溝通,由于我本科畢業學校不是“985”,也不是“211”,所以學歷背景不占優勢,工作也不是上市公司,工作背景也沒有優勢,所以就想通過面試的表現為自己贏得offer,北大面試分兩場,第一場我與老師就我的工作、未來發展進行溝通,最后老師問我:“你為何不選擇黨校,而是選擇北大MBA?”我為了表達我的學習積極性,“現在我選擇申請北大MBA是因為……(背的),我將來也會去黨校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老師說:“看來北大是選修,黨校是必修了。”“不,都很重要。”就這樣我完成了第一場面試,第二場材料中的基本問題了,我面試后與B進行了溝通,總覺得答得不夠出色。第二天,人大面試(2015年人大取消了在職MBA英語面試部分),由于北大的面試,我今天格外放松,與考官老師溝通順利,談工作,談上市,談未來,談得我們都深陷其中,最后老師問了和北大同樣的問題,就是黨校與人大的選擇上。有了前一天的反思,我順利的回答了問題,三個老師說:“祝你成功!你可以走了。”這時,助理老師說,時間超了,我剛要出門,聽到這我停住了,“老師,我……”“不是你的問題,沒事。”在考官老師的話中我開心的走出了教室,心想“應該過了。”果然,人大過了,但北大沒過。

 

  接下來,又開始準備筆試了,2014年我培訓班的課一節未差,但2015年由于筆試我只差5分,還是作文寫錯了,我想今年學學就一定能過。就這樣,我選擇性的去上了課,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訓,我英語作文在模考中就認真寫。

 

  2015年12月26日,我再一次的走入了考研的考場,這次沒有了緊迫感,總感覺沒問題的,上午數學45分鐘就答完了,心中更是喜悅,最后答完時還有20分鐘考試結束,我就覺得今年綜合題簡單。下午的英語,閱讀依然看不懂,作文認真看好題號,就寫模板,翻譯完全沒明白,就撿認識的單詞寫,完型全選一個。就這樣,當時我仍然開心的走出了考場,心里覺得沒問題的。出分那天我凌晨查分,英語37分,又是一年,怎么這樣?就這樣我依然進入了睡眠(心好大啊!)。第二天醒來覺得不相信分已經出來了,好像夢一樣,再一查,還是,我茫然了。回想過去的一年真是浪費生命啊,看似學習只是機械的聽課而已,但是沒有復習與練習,怎能體現到考試的分數上?這時的我,反而異常堅定了,不調劑,不放棄,我要再來一年!

第三年:193/139/54

  我拿起2014年發的嶄新的單詞書背了起來,一天又一天,20幾天過去了,我又遇到了之前的問題:“差一天沒事,明天再繼續吧。”可我怎會像前兩年一樣,現在的我已經知道了每天積累一點,才能成為最后過線的分數。就在我重復著做題,上課,再做題,再上課中度過了幾個月。又到了模考前,我的心沒有了前兩年的輕松,頭天晚上,我緊張的還在看書,心中有種莫名的恐懼,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又是一年了,好像自己還有很多知識沒有學會,竟然覺得幾個月的時間好像什么都沒學的樣子。就這樣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模考,綜合考完覺得有些不盡如人意,英語好像看懂了一些,成績出來了,還好。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經歷了四次模考,成績還好,可總覺得學得不夠,有可能考試還是過不了國家線。懷著這樣的心情,到了2016年12月24日。

 

  我心懷焦慮地進入2017年國家研究生考試的考場,綜合答得小心翼翼,心中有些許不安,怕有我看不出的陷阱,還有15分鐘交卷,我已答完,又從頭一個一個題的對選項,實在不想答題卡涂錯,就這樣綜合考試結束了。下午2點的英語考試,我1點就到了考場外,看做過的往年真題,進入考場,我看到了試卷,我竟然能讀懂大意了,翻譯我只有一個詞不認識了,翻譯我都能寫草稿了,小作文我都知道讓我寫什么內容了。我認真的一道一道題做著,以后我檢查答題卡,閱讀B竟然沒涂,我心中一驚,立即涂上,繼續核查,交上試卷后,我祈禱著,英語過線就好。回家后沒有了往年的輕松,總想著有沒有我沒想到的,又不敢去對答案,雖然我知道,當我走出考場那一刻,我的分數就已經決定了。

 

  漫長的等待終于迎來了出分的季節,我打開電腦,輸入準考證號,點擊“確定”成績映入眼簾,139/54,總分193,“真的嗎?”懷疑的我又認真的核對準考證號和姓名“是我的,就是我的,我終于成功了!”回想起三年的考研之路,悔恨前兩年的玩世不恭,欣喜今年的堅持。

 

  我剛巧看到一句話“當意識到自己對事情一無所知時,你就向知識邁進了一步。”這就是我2016年的狀態。我發現我變了,三年的考研不僅僅是分數上的變化,更是我自身的蛻變。我變得重視基礎了,我知道日積月累了,我懂得控制自己了,我看不上的分數成為我追逐的目標了。我現在迫切的希望快點進入學校學習了,因為我知道30年來我浪費得太多了,我要一點一點的填補回來,填補的不光是知識,還有我的人生。如果能讓我再次選擇,我還是會選擇這條艱難之路的。

 

  三年來,感謝的人,感謝的事有很多,心中已然記下,感恩這三年的經歷,使我激發出心中那份還未磨滅的激情,三年堅持的毅力使我成長,成長與年齡無關,經歷才是關鍵。人生的精彩是由自己去創造的,只有每天的進步才能使自己成長,只有點滴的積累才能使自己強大。

 

  寫到這的時候,人大擬錄取名單出來了,上面有我的名字,這時我反倒沒有了狂喜與激動的淚水,而是微笑著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