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影響力與國際化是商學院發展的重要目標,無論國際認證還是國際排名在評估商學院的同時,也在積極促進商學院教育質量與社會影響力的提高。

  在商學院發展的過程中,先后出現了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認證體系:AACSB、EQUIS和AMBA。這三個認證體系審核嚴格、評估重點各不相同。其中,EQUIS即歐洲質量改進體系,由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創立并運作,于1996年起推行,是歐洲最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
  
  與其他兩大認證體系相比,EQUIS的認證更聚焦國際化,注重對院校整體進行評估認證。它不僅對學位項目進行評估,而且對院校所有活動、所有部門進行評估,包括科研、遠程教育、高層管理人員教育等,接受評估的學院必須主要致力于管理學教育。
  
  EQUIS的認證過程非常嚴謹,包括預先調查、正式申請、資格研究、自我評估、國際專家審查、授予認證資格等程序。截至2016年12月,僅有來自40余個國家或地區的160余所商學院通過這一認證,通過比例不足3%。根據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官網公布的名單,截至2017年1月,中國大陸共有16所商學院獲得EQUIS認證。
  
  中國大陸已獲得EQUIS認證的商學院: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長江商學院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評估標準:國際化+非量化
  
  EQUIS認證不針對某個特定的管理教育項目,而是把商學院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證。《EQUIS標準和規范》里列出了十大認證標準。
  
  標準一  背景、管理和戰略
  
  基本要求:學院應具有清晰明確的使命,且全體成員了解并支持這一使命。學院應有有效、協調的組織架構,基于適當的程序對其活動進行管理,并對學校的發展有足夠的把控力度。學院應當有明確、可靠、連貫的戰略規劃,該戰略需要合理反映學校的市場定位、資源優劣和相關制約因素。
  
  評估涵蓋內容:外部環境;學校地位;管理;使命、愿景和價值觀;戰略定位;戰略方向和目標;戰略規劃;質量保障;國際化;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校企合作。
  
  標準二: 專業
  
  基本要求:學院的專業應合理設計,不僅要有明確的專業學習成果,還要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上達到平衡。專業的教學方法應多樣化,并反映社會上最新的教育實踐成果。專業的設置應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并讓學生有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學生實踐的質量,學院應有嚴格的評估流程進行監控。學生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應對專業定期評估,以保證專業管理有善且人員配備恰當。
  
  評估涵蓋內容:專業組合;專業設計;專業內容;專業內容交付;學生評價;專業評估;國際化;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校企合作。
  
  標準三:學生
  
  基本要求:學院應通過合理的選拔程序、學生在校成長的過程管理以及適當的學生服務來保障學生的質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學院應提供資源充足的就業服務以保證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同時,學院應努力建立一個分布均衡的、能夠體現學生背景和國籍多樣性的學生群體。在學生個人發展方面,學院應在確保學生獲得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支持學生培養管理技能、價值觀、道德觀和領導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學院應積極幫助學生確定他們的未來職業定位。
  
  評估涵蓋內容:招生目標群體的特征和篩選標準;課程的準備和層級;學業支持和咨詢服務;自我提升和職業發展;就業和學院提供的相關支持;校友聯絡;國際化;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校企合作。
  
  標準四:教師
  
  基本要求:學院應該按照制定的戰略目標招聘、發展和管理師資,建設一支覆蓋重要學科的核心教師隊伍,構建一個優秀的專家團隊(至少25人)。
  
  評估覆蓋內容:師資規模、資質和構成;師資管理;教師發展;國際化;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校企合作。
  
  標準五:學術研究與發展
  
  基本要求:學院應定期產出創新性的研究貢獻,并進行有效的傳播。這些創新性的研究應有足夠的影響力,吸引對學院發展有戰略意義的群體,例如學術同行、高校管理者和學生等。
  
  評估覆蓋內容:研究活動;開發與創新;研發的國際性特征;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研發與業界間的關聯。
  
  標準六:高層管理培訓
  
  基本要求:學院若有高管培訓,它應被適當地融入學院整體發展戰略及主要管理體系中,被視為加強學院與企業和組織機構聯系的中樞。
  
  一方面,高管培訓應有助于在校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上保持與業界的聯系,獲得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高管培訓應通過向從業管理者傳授有學院特色的專業知識,推動商業實踐進步。
  
  評估覆蓋內容:基于學院的高管培訓定位;項目組合內容;市場營銷;對項目參加者的管理;項目質量和影響;教師;研究與開發;國際化;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
  
  標準七:資源和管理
  
  基本要求:學院應有能力證明其財務的正常運轉和制度的持續性,所擁有的硬件設施和資源能提供高質量的學習環境,并有足夠的高水平管理人員和相應的流程以支撐學院的各種活動。
  
  評估覆蓋內容:硬件設施和學習環境;財務狀況;風險管理;信息記錄和文檔設備;財務計算設施;市場營銷和公共關系;行政服務和教職工;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
  
  標準八:國際化
  
  基本要求:學院應有明確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展現學院培養國際環境下的管理人員的決心和承諾。學院的國際化戰略應建立于與其他國際合作伙伴機構間的積極合作上,合作領域包括交換生、合作辦學、研究活動和校企合作等。學院應有能力吸引其他國家的學生和教師,有能力開展國際視野下的科研活動。
  
  評估覆蓋內容:國際化戰略和政策;學院使命、管理和戰略中涉及國際化的部分;師生的國際化程度;海外交流活動;技術促進學習與國際化;學院的國際學術關系網絡;與國際企業、組織的聯系;研發活動與國際化;過去五年開展的國際層面的活動。
  
  標準九: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
  
  基本要求:學院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擔當的“有責任感的世界公民”角色,在倫理和可持續發展上有所幫助。在學院的日常活動中,應有證據表明該學院在教育、科研、與企業和管理者的交流等多方面有一定的社會貢獻。
  
  評估覆蓋內容: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的戰略;學院使命、管理和戰略中涉及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的部分;學院就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作出的正式承諾;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與學院教育;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與研發活動;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與學院貢獻;過去五年學院涉及倫理、責任和可持續性的活動;學院的公共服務。
  
  標準十:校企合作
  
  基本要求:學院應有明確的校企合作戰略和政策。通過與業界的合作和聯系,學院應提高學生和項目參與者對商業管理知識的實踐性理解。通過與業界合作伙伴的合作及開展高管培訓,讓教師參與管理實踐。總之,企業的參與應當成為學院活動的一大關鍵特征。
  
  評估覆蓋內容:學院戰略政策中涉及校企合作的部分;校企合作流程;前九大標準里涉及校企合作的內容的性質和程度;企業投資的資金流動;學院與重點企業合作伙伴的關系;校企合作的國際化特點;過去五年的校企合作關鍵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EQUIS認證通過的有效期為三年或五年。因此,獲得EQUIS認證并不意味著認證結束,學院需要在認證中期向EQUIS提交進展報告,匯報學院的發展情況。若學院在需要改進的領域未能取得切實進展,EQUIS將拒絕對學院進行再次認證。
  
  “EQUIS認證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EQUIS流程手冊》里,這句話被重點標注,以表明對質量持續改進的重視。EQUIS強調,獲得認證不是質量改進的結束,而是新的質量持續改進的過程開始。
  
  學院需要在認證期滿的約15個月之前,申請進行重新認證。再認證與初次認證的程序基本一致,EQUIS除了依然看重學院對于EQUIS標準的符合程度,還會特別強調學院在取得認證資格期間所做出的努力和改變。
  
  結束語
  
  獲得國際權威商學院認證,不僅是商學院的發展目標,而且越來越成為考生擇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