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為什么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呢?在你猶豫、迷茫的時候,很多同學早已放下包袱,從新開始了,正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位考生。希望大家都能考研順利。
前幾天看到一則帖子,帖子的主人是今年考研落榜的學生。據他所言,他早已在一個月前開始,再次拿起初試的書籍,為二戰做準備。不僅是跟帖的同類考生,我也感到異常驚訝。一個月前,很多同學可能早已放棄了考研這條道路,很多同學可能正為復試全力以赴,很多同學可能在四處搜尋調劑信息……不論如何,失落的考生正在迷茫中,既不甘心這樣的結果,也缺乏再次開始的勇氣。如果你還在猶豫,那就由MBA加油站的老師來給你一些理由,證明你的二戰不是頂著巨大壓力的孤注一擲,而是不斷積累量變的過程。
一、考研值得嗎?
有人安慰自己,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能否認的是,考研是通往更多地方的出路。它帶給我們的,遠遠大于你所祈求的。當初選擇考研,正是因為我們知道考研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改變與提升。知識層面的豐富就不必多說,來說說其他方面還能夠為你帶來哪些改變。
1.平臺的提升
這里所指的平臺是你學習的平臺與未來發展的平臺。首先,考研究生意味著你學習的平臺將得到質的飛躍。從功利角度看,在如今本科遍地走的時代,一個研究生的學歷就顯得更加珍貴了。從能力提升角度上看,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要求其實來自于周圍的環境,當處于一個學術氛圍更加濃厚的院校進行深造,你也會不自覺提高自己的標準,而非在一個低標準里自我滿足。從情感上來說,有的同學可能因為本科學校或專業沒有選好,導致遺憾四年。而考上一所理想學校的研究生,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平臺不一樣,你的格局與眼光也將不一樣。
其次,考研究生意味著你未來發展的平臺將不可同日而語。這個世界是功利的,很多企業在選拔人才時,第一道門檻便是你的學歷。這么做大家可能會覺得簡單粗暴,但是與其花費大量時間挑選簡歷,企業還不如用這種既簡單又極少出錯的方式初步篩選。其次,之所以很多人會在職考研,就是因為意識到了自己掌握的知識不足以支撐自己進一步的發展,于是選擇回學校充電。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個信息更迭迅速的時代,更是如此。如果不將自己不斷拔高,如果你所處的平臺永遠是那樣,最后的結果可能是“長江后浪推前浪”。
2.物質的提升
這是很多人想要通過考研達到的對未來的期望之一。據調查,研究生的平均工資比本科畢業生要高2K左右。今年,湖北省人才科研所、省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發布《2016年湖北省人才服務機構市場供求信息統計報告》,研究生起薪平均數為5167元/月,本科生為3261元/月,專科生為2405元/月。這是起薪,就個人而言,未來的發展當然不可一概而論。但不能否認的是,普遍來說研究生擁有更多的選擇,更大的發展潛力與提升空間,這些都是與你的物質生活息息相關的。MBA加油站的趙巧老師也就此持肯定態度,根據清華大學的相關調查研究,她說剔除家庭背景因素和先天因素,中國大學平均回報率是10%。也就是說你多讀一年書,你的收入水平會上升十個百分點。
3.思維的轉變
一個人從中小學到大學,再到研究生,每個學習階段的思維方法都具有明顯的差異。在大學階段,大家主要接受某一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繼承前人比較優秀的作品與研究成果。到了碩士研究生階段,就開始引導學生向創造性思維方式過渡了。碩士生除了繼續接受專業領域更深入的繼承之外,更重要的以研究為重點,訓練研究方法,使其具備科學研究和技術工作的能力。研究生的這種思維訓練,不僅是在專業領域使其成為人才,在生活中更能鍛煉出真正獨立的社會人格。另外,碩士生的學習方式將變得更加自由與主動。老師不再是學習的重心,而是從旁指導問題、檢閱成果。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你在發現問題、溝通討論、提出方法、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將得到質的飛躍。如果說大學是為了提升學生在某個領域的基礎認知,那么研究生就是針對性的高端人才培養。
4.人脈
都說中國是一個熟人關系社會,所以掌握自己的人脈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以后要往自己專業深入發展的時候。而研究生的學習生涯,正可以為你帶來一流的專業人脈資源。身為研究生,你的老師、同門、社會上專業領域的人才、精英等,都是你有機會、有資源接觸到的人。他們都是與你同等級別、或是比你更加專業的人,你能從他們身上汲取到更加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事實是,只有優秀的人才配得上優秀的人脈,只有先用心打造自己,你才會在專業領域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二、考研二戰值得嗎?
考研付出的是時間,收獲的是未來,二戰更是這樣。所以老師想說,無論是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值得再嘗試一次。客觀上,正如MBA加油站的老師說的,考研不僅是為了鍍金,更是為了礪劍。考研值得嗎?前面老師說了很多,再加上你自己內心的考量,來做一個價值判斷。主觀上,第一次考研的同學很多會心有不甘,確定以自己的能力會做得更好,所以非再嘗試一下不可。考研失敗的原因,可能你的分數其實不錯,奈何報考院校的分數線更不錯;可能分數差很多,都怪自己備考時打醬油的態度;可能聯考時看錯題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能缺乏面試經驗,面試表現得很差勁……各種因素加在一起,便產生了再考一次的想法。
有諸多動力與不足,為什么大多數同學都還在猶豫當中,無法鼓起勇氣再考一次?這可能就要涉及到成本與壓力了。選擇二戰,經濟上你要付出買書、報班,甚至租房的錢,其他方面你要付出就業機會、時間等,最重要的是你要純粹地付出一年,然后不知回報會如何。二戰的成本其實不高,但是壓力真的高。是否再考一次,都取決于你自己。你目前所處的平臺、你對未來的期待,都會間接告訴你是否再戰。如果你對現狀不滿,渴望改變,考研對你來說便是最容易的選擇;如果現狀不錯,可以等到以后遇到職業瓶頸的時候再考一次。總的來說,考研是個人發展追求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
失敗可怕嗎?不可怕。這次的失敗,可能只是你人生千萬個困難中比較艱難的一個。未來,你也許會遇到更多挫折。但喬布斯有句話說得好,當你感覺路很難走的時候,說明你在走上坡路。有二戰想法的同學,如果壓力巨大,請務必相信“否極泰來”。這次的失敗,證明你值得更好的!失敗乃成功之母,話雖俗套,管用就行。從上次的失敗中,我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二戰對我們來說,將更加得心應手。
所以,為什么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呢?在你猶豫、迷茫的時候,很多同學早已放下包袱,從新開始了,正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位考生。希望大家都能考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