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如果把時間都浪費在做決定上。與此同時所有事都在變,你的價值觀也在變,甚至你的夢想也會改變。4歲時讓你傷心或開心的事到了40歲毫無意義,而40歲時讓你傷心或開心的事在20歲時會覺得不可理喻。總有一天你會無比懷念當下擁有的一切,但只是徒留感傷。

很早以前我曾經做過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工作本身沒問題,既安穩又愉快。我的工作表現也很好,但內心并沒有想象中開心。工作之余我忙著做些真正喜歡的事,模擬、研究,還有寫作。下班忙得越開心,我就越煩工作。

 

一天,我找個相熟的朋友抱怨起來,他提了個很關鍵的問題:“為什么不辭職專心做你想做的事?”我知道這個問題很簡單。我自己也想過很多次。但那是我第一次聽別人問我“為什么不去嘗試”。

 

為什么一直不辭職?因為我滿腦子都是“必須”。我得保證有穩定的收入。我喜歡拿著頂尖公司名片獲得的尊重。我必須得有,不是我希望有。種種預期,種種信仰,還有種種養成的生活習慣,本身都沒錯,我只是在遵循自然規則。

 

但當我終于認清所有自我設限的“必須”,才仔細考慮了生活的桎梏對做決定的影響。第二天我正式辭職。我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自那之后的25年里,生活的道路時而平坦時而起伏。我也問過自己很多次是否走錯了路,但每次答案都是堅定的“沒錯”。我很清楚放棄了安穩的生活,換來了更加快樂的每一天,有時我也確實會懷念安穩。有些人可能就是愿意拋棄快樂只求安穩。但對我來說,快樂更重要。如果做的事讓我不快樂,我就繼續嘗試。

 

我不想隨隨便便告訴別人,“盡管去做”。決定真正必須做的事,以及要不要追求真心想做的事可能是有風險的。亨廷頓·哈特福德9000萬美元的身家意味著很多自由和保障,大部分普通人都達不到。不過,巨額財富也不會強迫他追尋自己的夢想。他還是得自己做決定。

 

缺錢可能是放棄夢想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總覺得以后有大把時間:想著明天再做。

 

我從親身經歷中發現,每當碰見難以決斷的事,會格外喜歡拖延。我做艱難決定可能花上好幾個月。兩種方法可以幫我走出困境。

 

第一種是重新思考決定本身。我以前努力想回答,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是“怎樣才能獲得想要的結果?”后來換成“我能達到最好的結果是什么?最差怎樣?”一改思路立刻就能回答。哪怕答案我并不喜歡,但起碼知道是真實的。

 

但真正讓我改變思路的是一位40年老友的建議。他曾告訴我,“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做決定上。”他的話發自肺腑。因為那是我們最后一次說話,三天后他因白血病去世了。